当前位置: > 首页 > 小学作文 > 一年级作文 > 正文

孔子拜师作文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

2019-03-10 一年级作文 类别:其他 300字

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孔子拜师作文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,以供大家学习参考。

孔子拜师作文 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

孔子拜师作文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:

孔子听说莒国人都非常聪明,想去见识一下。
孔子来到莒国遇见了一个七岁的小孩项橐,他一连两次被小孩戏弄,孔子说:“我们互相出题考对方,谁要是赢了就当对方的老师。”“好的。”项橐回答。
孔子问道:“天上有多少星星,地上有多少五谷?”项橐说:“一天有一夜星辰,一年有一茬五谷。”项橐又问道:“你眼睛上的眉毛有多少根呢?”孔子沉默不语。
孔子刚要行礼拜师,项橐跑到旁边池塘沐浴,说道:“你得先洗澡。”孔子连忙说道:“我不会游泳。”项橐问孔子:“鸭子没学游泳,可它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?”孔子说:“因为鸭子的毛不会让鸭子沉下去。”项橐又问道:“葫芦为什么能飘在水面上呢?”孔子说:“因为葫芦外面是圆的,里面是空的,所以葫芦才能飘到水面上。”项橐又问道:“钟为什么不能飘在水面上呢?”孔子又无言以对了。
指导教师:张倩

孔子拜师作文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:

寒假期间,我重温了《孔子拜师》这篇课文。它很有教育意义,使我感触颇深。
孔子年轻时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,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,三十岁时他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。曲阜距洛阳有上千里,孔子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花了几个月终于到达洛阳。见到老子后,他谦逊有礼,老子欣然收他为徒。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,随时请教。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。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,也敬重他们的人品。
孔子真诚求学、谦虚好学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。看看孔子,再想想自己,我觉得很惭愧。比起孔子,我主动学习、刻苦学习、谦虚学习的精神实在差远了。看动画片、玩电脑游戏、读课外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的兴趣。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,有时也是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。考试成绩好了,爱“翘尾巴”;成绩差了,爱“发脾气”;成绩不好不坏时,有时还“无所谓”。就说这次语文考试吧,虽然得了全班第一,但也只有89分。这说明我还有一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,作文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,粗心的毛病还没完全改掉。
学海无涯,学无止境。千古圣人孔子都能谦虚求学,我想我通过勤奋努力也能做到。孔子说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以后,我也要像孔子一样谦虚好学,孜孜以求,主动学习,刻苦学习,快乐学习,争取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点评:语句通顺,句意流畅,言辞优美,叙写形象、生动、鲜明,语言表达能力较强。脉络分明,层次感强,叙气说井然有序,纤毫不乱。情节波折性较强,于平常之中生意外,能引起读者的注意。

孔子拜师作文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:

孔子拜师讲了:孔子年轻的时候,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。然而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,30岁的时候离开家乡。就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。孔子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几个月后,终于走到洛阳。到了洛阳孔子见到了老子,就跟着老子学习,老子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。
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: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学无止境的精神,学习老子那种毫无保留的精神。以后,我们向别人学习。使自己知识更加丰富。

孔子拜师作文 孔子拜师歇后语下一句文案:

《孔子拜师》读后感
今天,我读了一篇文章,题目叫《孔子拜师》。文章主要讲的是:孔子三十岁时已经远近闻名了,但是他还是历尽千辛万苦,来到了洛阳,拜老子为师,他谦虚好学,每天不离老师左右。
读了这篇文章,我十分佩服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。他都已经三十岁了,也成为名人了,还要去洛阳拜老子为师。可是现在有很多人,一出名就会骄傲自满,不求上进,只知道贪图安逸。在去洛阳拜师的路上,他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最后终于来到了洛阳,他的毅力多么顽强呀!见到老子以后,他每天不离老子左右,有不懂的问题就会问他,真是不耻下问。
和孔子相比,我还相距甚远呢!每次练小提琴时,妈妈都会给我指出毛病,我也会注意,但是每当练完一遍我就会坐下来休息,妈妈经常提醒我,可我总是不在意,总觉得自己已经练得挺好的了。现在想想,其实我还差得远着呢!
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练快板和小提琴,虽然很累,但我不肯放弃每一项特长,因为这两项特长我都很喜欢,以后我会努力把它们都练好。在生活中,我也能做到不耻下问。读课外书的时候,我有不懂的词就会问妈妈,妈妈也会耐心地给我解释。
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”只要有付出,就会有回报。在以后的生活中,我要学习孔子,做一个谦虚勤奋的人。
孔子拜师读后感200字


结语: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,聚集在一块。那么你有了解过《孔子拜师》作文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孔子拜师》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《孔子拜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