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 > 首页 > 小学作文 > 一年级作文 > 正文

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

2019-03-09 一年级作文 类别:记叙文 1500字

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,以供大家学习参考。

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

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:

女儿从呱呱坠地那天起,就给我们家带来无尽的快乐与幸福,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她的喜怒哀乐也成为我们家中氛围的“晴雨表”。在社会上仍普遍存在“重男轻女”封建思想的今天,我却一直为我们家生了一个女儿而偷着乐!生女儿的好处就不多说了,女儿打小时候起就人见人爱,有人说她宛如广告童星,有人说她天资聪颖,总是忍不住捏捏她那胖乎乎的脸蛋,弄得女儿经常在我们面前抱怨。女儿是我们的骄傲,尽管在更多的时候我和她妈妈没有表露出来,当别的家长炫耀自已的孩子时,我们总是保持低调,当别人称赞我的宝贝女儿时,也总是表现出从容淡定,有时甚至装着不屑的样子,为的是不让她的尾巴翅起来。
“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,先哲早就告诫我们。学习使人明理,学习令人睿智,学习让人脱俗,学习让人近雅。学习更是以后谋生立业、回报社会的资本,这是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。可以说,读书与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,也是家长操心最多、花费最多的。
女儿打小就很懂事,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好的学习习惯。小时候爱读书,到了书店见了喜欢的就要买。在家里有时甚至学着我们的样,在睡觉前要看一会书才能入睡。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会一项一项的记好,回家后每完成一项就会认真做上记号,很少遗漏作业。
每一天晚上学业完成后,自己会一项项把书包整理好,放在门口,第二天早上出门时顺手带上就高高兴兴去上学了。有时我和她妈妈都不在家,由于家里老人识字不多,遇到要听写的作业,她会认真地把听写的内容录到学习机里,然后放出来听着写,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不偷懒走捷径。我们还特别要求她上课一定要集中全部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课,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,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,多次听不同的老师表扬说,女儿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。我们还要她上课积极举手发言,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,抓住可能的机会表现自己、锻炼自己,培养自信,不知这方面做得怎么样,哈哈,估计应该也不错!
有人说,现在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,主要是想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去实现。而我却认为,孩子有孩子的理想王国,家长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去实现她心中的梦想,就象纪伯伦所说“你是弓,孩子是箭,他们即将射向远方”。而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,更不要自私地去奢望、强求孩子给你带来荣耀和财富!要让她感觉家长做的一切确实都是为了她的未来!尽管女儿心中有数,很爱学习,但有时仍感觉她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够多,恨不得她时刻都在看书在学习,我们知道这样是不可能的,但我相信好多家长也是我这么想的。比如,她喜欢和同学一块出去玩,我就要反复交待,一是担心安全,有一会联系不上就很着急,二是担心占用太多的时间,女儿就会嫌唠叨,怎么办呢?也不能把她整天关在家里啊?玩是可以,但必须在规定范围并且在所要求的时限内回家。
一见女儿上网,我们的担心又来了,担心她一直保持很好的视力会因此下降,也担心女儿聊一些不该聊的事情,更担心她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内容缺乏正确判断。哎,信息时代了,完全不让她接触这些是不可能的了,也应该允许她和她的小闺密聊聊私语。怎么办呢?我们也只能是在时间上给予限制了,好在女儿还算自觉。我与妻子不时叮嘱:“多看看书、多做做题、多背背单词,温故方可知新。
”虽明知作用不大,但深信“猴子不上树,多敲几遍锣”的道理。唉!可怜天下父母心啊!
家有小女学生,说不尽的欢喜道不尽的愁……
这欢喜与忧愁中渗透着幸福――宝贝女儿带来的幸福!其实这忧愁是多余的,因为女儿在慢慢长大,好多道理比我们更清楚,相信她会不断的努力去追逐她的梦想。

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:

因为爱,我和孩子一起成长
——寮步东源小学教师曹红义
说起孩子,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,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,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。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,从牙牙学语、蹒跚学步,到如今的小小儿童,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。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,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,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?
小时候,我有个好朋友的妈妈是老师,因为有妈妈的辅导,她的学习一直很棒,对此我特别羡慕。没想到长大后,我也当了一名教师,我的孩子拥有了一个教师妈妈,照理说他应该高兴才是啊,可事实却并非如此。与千千万万天下母亲一样,当儿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,我感到无比的幸福。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才,我一直坚持订阅育儿杂志,送他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,从他入学后,坚持辅导他功课,然而,令我失望的是,这一切努力并没换来我想要的结果。儿子在班上的表现并非出类拔萃,让我这个当了13年教师的人常常生出一种挫败感。
凭心而论,这不是儿子的错,错在我。简言之,是我的急功近利影响了他的发展。举个简单的例子吧,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期末考试数学得了93分,但我回来把他狠狠打了一顿,原因是这个成绩在班上倒数。现在儿子对这件事仍然耿耿于怀,每念及则恨恨地说:“考93分还打我。”
是啊,到现在我也不能原谅自己,因为我常常对家长说考得不好不能打,可为什么说一套,做一套呢?环顾四周,对子女教育问题颇费脑筋的教师远不止我一人。我有个同事,她的孩子一直到初中都很优秀,上了高中后情况发生了转变,发展到最后,这孩子就不去上学了。为此,我的同事没少掉眼泪,看到她无助心焦的样子,我也很难过。当然,在我身边,也有许多教师教子成功的案例。这不由得引起我的思索:同样是教师,为什么在教育子女方面,有人欢喜有人忧呢?仔细想想,这背后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。客观地说,教师要想教育好子女,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。一、正确认识
一直以来,教师扮演着“蜡烛”、“春蚕”的角色,与奉献一词紧紧相连。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恪守着为了学生可以放弃一切的准则,将家庭、孩子抛至脑后,甚至于耽误了孩子的成长,留下终生的遗憾。现在看来,这种做法不但不值得标榜,反而应该力戒。诚然,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,但绝不应以牺牲自己孩子成长为代价。曾几何时,我也错误地认为,只要把学生教育好了,自己的孩子可以往后摆一摆。因此,每当工作繁忙时,我的头脑中就会出现一个不等式:54>1,“54”是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数。现在想想,这样比较对我的孩子真的很不公平。原因很简单,无论是“54”,还是“1”,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,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同等重要。再者说,当我对自己孩子不管不顾埋头学生教育时,虽能赢得家长们的交口称赞,可我心里并不释然,反而充满焦虑、痛苦,久而久之,也会影响我的工作状态。前不久我读到胡金根的《父亲的天空》一书,作者胡金根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、江西省特级教师、优秀校长等称号,而且女儿也教育
得相当成功,胡金根认为,他就是从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受到启示,最终使得教子与育生取得双赢局面的。无独有偶,教育专家张文质也认为:你个人的所有“成功”并不能补偿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涩与沉重。同样,你即使把“别人”的孩子教育成功也无法抵消对自己孩子教育天职的担待。现在我终于明白,学生要管,孩子更要抓,这两者之间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,就看是否能统筹安排好。
二、降低期望
教师教育子女失败的原因还在于,有些教师想当然地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心目中“最有天分的学生”,期望值过高、要求过严,既不能容忍孩子的“其实并不优秀”,甚至也难以承受孩子的暂时落后,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可以说,教师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最难的恰恰就是平常心——顺其自然,耐心——所有的成长其实都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情。其实教师大可不必为难自己。首先,认为教师子女一定要出色,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。这就好比认为伟人的孩子一定要是伟人一样,是一种苛求。诚然,教师在教育子女方面,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可由于情感的作用,教师往往无法像约束学生那样来要求孩子。再说了,教师子女是与其他孩子一样独立的生命个体,既是生命个体,必然是千差万别,在家庭环境、天资、个性等方面表现各异,并不是什么特别的“优良品种”,有什么理由要求他特殊呢?拿我儿子来说吧,他是爷爷奶奶膝下唯一的孙儿,从小备受宠爱,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能力的发展,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,是孩子无法抗拒的成长外力,我怎么能因此而责怪他呢?
三、不断学习
当今社会,“终身学习”理念深入人心。作为教师,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,也要及时更新教子观念,把家庭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,认真对待,切不可等闲视之。在这方面,教师可谓是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。别的不说,最岂码我们可以从学生家长身上学到教子的“葵花宝典”。我们常常思索为什么教师以同样方法教导一个班的孩子,有人表现优异,而有人却表现一般,探寻的结果就是家长在背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作为教师,如果能放下架子,好好向这些教子有方的家长学习,一定会受益良多。客观地说,教师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很多,为了心爱的孩子,教师要善于开发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,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四、提高素养
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,教师概莫能外。但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,不能让这份爱掺上杂质,她应该像水晶般透明纯净,不夹杂任何个人私欲。作为有一定学识的教师应该明白,孩子不是你个人的附属物,更不是你借以炫耀的工具,他就是他,你挚爱的孩子而已。为了这份爱,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勤勉奋进的榜样,就像我们在学生面前树立的形象一样。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,对孩子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的预期中。此外,作为父母,尤其是颇具责任心的当教师的我们,要明白自己对孩子肩负的责任,但不能矫枉过正,使这种责任变成一种桎梏。我们不妨把这份责任当成一种“甜蜜的负担”,珍惜和孩子相处的分分秒秒,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,允许孩子成长为一个普通劳动者,只要他愿意,只要他快乐,这又何妨?
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:父母是一张弓,孩子是飞射出的一支箭,父母要努力让孩子这支箭射得远些、再远些。我明白,虽然我是教师,
但也要让自己这张弓充分弯曲,才能让儿子这支箭飞射出去。
我希望,我的爱像一盏夜灯,不需要很亮,但能一直指引着孩子快乐成长。
我希望,父母的爱能陪伴着他,健康快乐成长。
2016年 4月 18日

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:

大树和鸟儿一起成长,蜜蜂和花儿一起成长,我和小提琴一起成长。
记得我五岁生日那天,妈妈给我卖了一把崭新的小提琴,多么漂亮的琴呀,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。我拿起小提琴就拉,声音一点也不好听。
接着我的学琴之路就开始了,每天晚上一小时的练琴时间有时快乐有时痛苦。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因为我不认真练琴,妈妈非常生气。妈妈把我拉到电脑前,让我从网上看了一段钢琴演奏,演奏钢琴的韩国大姐姐竟然是先天残疾,一只手只有两个指头,人们称她四指钢琴家。她每天练琴十个小时,手指都磨出血泡了她还继续练琴,她的手一定很疼。看了这段演奏我非常惭愧,那位大姐姐只有四个指头都能成为钢琴家,而我呢?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、努力,这样妈妈才会高兴。
现在我已经七岁了,我的小提琴也长大了一号,这两年来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提琴老师的指导,我的琴声好听多了,而且我已经顺利通过了五级考试。我的小小成功也是和妈妈的努力分不开的,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!
成长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回忆,成长的路上也有许许多多的坎坷,但是只要坚持,只要有勇气,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。

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文案:

从“咿呀学语”到“朗朗上口”,一路走来,是书陪伴我慢慢长大,是浓浓的书香伴我一起渐渐成长。
听妈妈说,我两三岁时,晚上总是要妈妈给我讲故事: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、灰姑娘的水晶鞋、南瓜车等,只有听着故事中动人的情节和妈妈温婉的声音,我才能安然入梦。
成为小学生后我便喜欢上了注有拼音和插图的童话,读《安徒生童话》时,我曾为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而欣喜若狂;曾为皇帝虚假的新装而忍俊不禁;读《人鱼公主》时,曾为海的女儿的遭遇而潸然泪下……童话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,像一根根五彩斑斓的丝线,织成了我缤纷绚丽的童年。
书香伴我步入初中后,童话故事也只能定格在了“昨天”,然而书籍的魅力又驱使我读起了世界文学名著,让我在书的世界中“沉醉不知归路”。
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和《鲁滨孙漂流记》都是我最青睐的作品。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中的汤姆幼年丧母,由姨妈收养,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,常常逃学闯祸。说夸张点,汤姆可以算得上是个“无恶不作”的人。我钦佩主人公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智慧,更诚服于他们对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!痴迷于书中探险的故事情节,以至于我也“学以致用”开始了冒险行动——独自穿行树林、夜走山路等。这些近乎疯狂的举止慢慢地把“胆小如鼠”的我变成了一个“胆大包天”的人了,呵呵……这未尝不是一种收获!
告别了这些近乎疯狂的举止后,我便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带着几分期待我读起了“四大名著”。读《红楼梦》,我对有些情节“不求甚解”,倒是对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奇女子的印象特别深刻。看完《三国演义》,我对英雄肃然起敬: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、关公过五关斩六将……戎马沙场的生涯中,用可歌可泣的事迹诠释着“忠义”二字!
从“蹒跚学步”到“出口成章”,有欢歌,有笑语,一路走来,痴迷书籍,馨香醉人,“三更有梦书当枕”,书香伴我初成长。


结语: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许多人都有过写《我与孩子共成长》作文的经历,对《我与孩子共成长》作文都不陌生吧,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。那要怎么写好《我与孩子共成长》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我与孩子共成长》,希望对大家写《我与孩子共成长》有所帮助